永利皇宫赌场

中文 | English
 
【荣誉体系】闪耀药院 | 共赏永利皇宫赌场 之星的卓越风姿
发布时间:2025-04-30   访问次数:19   作者: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自信自强、踔厉奋发,为加速推进学院高质量发展,引导教师积极践行“四有”好老师和“四个引路人”的要求,提升教职工职业荣誉感,永利皇宫赌场 从2023年起开展选拔在教学、科研、管理岗位有突出贡献的永利皇宫赌场 之星,2023年第一期获得者为胡泽岚、程侠卫、杨武林、王苏莉、刘朝阳。


  胡泽岚,副教授,博士生导师,药物科学系教师,负责永利皇宫赌场 本科专业必修课《医学基础》的教学工作;曾获上海高校特聘教授(东方学者),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海赛区优秀指导老师,第十八届“挑战杯” 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上海赛区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称号。

  躬身教学,完善“新医科”课程建设

  随着“新医科”理念的提出,医药行业对药学专业学生的基础医学、生物学等多学科知识储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胡泽岚,作为拥有丰富医学背景的专业教师,承担起了药学本科生医学基础知识教学的工作。她负责的《医学基础》作为药学本科生的专业必修课程,不仅为学生奠定了扎实的医学知识基础,还为后续药学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实践提供了必要的支撑。在教学过程中胡泽岚以“新医科”发展为导向,不断进行各种教学改革,该课程在2022年获得校级重点课程立项,2023年获得上海市重点课程立项,2024年被评为华理“学生推荐的课堂”。并在2022年华东理工大学教学创新大赛中荣获院级一等奖和校级三等奖。胡泽岚还积极承担学院教学任务,参与研究生专业必修课《实验室安全教育》和《药学导论》的教学。

  立足实践,落实“复合型”人才培养

  伴随着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健康中国”战略的深入推进,国家对医药领域人才的需求从单一型转向复合型。胡泽岚老师意识到,人才培养的阵地不应局限在“三尺讲台”。胡泽岚走进学生群体,了解当下大学生需求与困境,组建了永利皇宫赌场-澳门永利皇宫赌场 赴云南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带领学生前往云南调研当地药材西归种植面积、经济效益、销售渠道和当地人对于西归的日常使用情况。结合调研结果,团队撰写了《关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西归产业发展现状与建议》的调研报告,发挥对口帮扶科技蓄势赋能优势,探索西归产业发展精准路径,助推大理高质量发展。该团队获2023年全国大中专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全国大中专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之乡村振兴“笃行计划”专项行动全国示范性团队等多个国家级荣誉称号。


  以赛促学,探索“自驱力”育人路径

  胡泽岚积极投身于本科生的创新创业竞赛的指导工作,指导学生参加了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取得了国家级荣誉3项、上海市荣誉3项,相关成果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光明日报》等二十余家媒体对其进行了宣传报道。在指导项目的过程中,胡泽岚欣喜地发现,学生在备赛过程中展现出了远超课内专业知识学习的自主性,实践能力也得到了快速提升。她深知,设立短期目标,让学生在竞赛中不断完善自身知识结构与综合能力,是一种高效且富有成效的育人模式。她将继续秉持这一理念,为培养更多具有自驱力的复合型人才而不懈努力。


  程侠卫,教授,博士生导师,药物科学系教师,主要从事细胞代谢对细胞器功能重塑及生理病理学作用的研究。他承担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Science Advances(2023)、Molecular Cell(2017, 2019)、Autophagy (2019, 2023)、Theranostics (2019)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多篇论著,获多项专利授权。他同时致力于教学和人才培养,承担《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物化学实验》等教学工作。他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指导本科生参加创新实践活动。此外,还积极参与学术兼职,担任多个杂志青年编委和编委等工作。获2024年国家青年人才支持。

  科研育人,以前沿课题培养复合型人才

  程侠卫长期深耕细胞代谢物调控细胞器功能重塑的机制研究,在癌症和感染性疾病的分子机制探索及靶向干预领域成果斐然。他巧妙运用光遗传学和合成生物学等前沿技术,构建出动态精准的细胞代谢调控模型,系统揭示了代谢物—细胞器互作网络在机体生理病理过程中的关键调控作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开辟了新的路径。

  在团队建设上,程侠卫秉持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注重研究生的个性化培养。他深入了解每位学生的学术背景和研究兴趣,为他们量身定制专属的培养方案。当学生面临学科前沿难题时,他总是鼓励他们勇敢挑战,给予悉心指导。在他的团队中,开放包容的学术氛围如春风化雨,滋润着每一位成员。团队定期组织学术交流活动,成员们各抒己见,思维的火花在碰撞中绽放;积极支持学生参加国际会议,让他们站在全球的视野下审视自己的研究。在程侠卫的精心培育下,团队成员不断突破自我,先后在领域内顶级期刊发表多篇高水平研究论文,还荣获国家奖学金、优秀学术报告奖等多项荣誉,成为生物医学领域冉冉升起的新星。


  教书育人,以创新教学培养生物医学拔尖人才

  程侠卫始终坚守“以教促研、教研相长”的教育理念,在生物医学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成效显著。作为课程负责人,他主讲的《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及《生物化学实验》等专业课程,独具特色地将“基础 - 前沿”相融合,构建起一套独具特色的教学体系。

  在本科生培养上,程侠卫推行“阶梯式”科研育人模式。他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训练,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基本科研方法;选拔优秀本科生提前进入实验室,参与实际科研项目,让他们在实践中锤炼技能、积累经验;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等高水平学术竞赛,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和竞技精神。在他的悉心培育下,一批具备扎实专业基础和突出创新能力的生物医学新秀崭露头角,为未来的科研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杨武林,副教授,博士生导师,药物化工所教师。主要从事绿色农药创制研究,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含共同)在Angew. Chem. Int. Ed.(4篇)、ACS Catal.(3篇)、J. Agric. Food Chem.(2篇)等国内外知名期刊发表SCI论文45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和青年基金项目、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上海市农业科技创新项目等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曾入选上海市东方英才计划青年人才(2024)、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2023)、华东理工大学青年英才培育计划(2022)、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扬帆计划(2018),曾获中国化学会“中化扬农农业化学新秀奖”(2023)。兼任《New Plant Protection》首届青年编委和《中国医药工业杂志》青年编委。

  坚守课堂教学一线,夯实学生理论知识

  作为一名高校青年教师,杨武林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紧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长期坚守一线课堂,讲授《药物化学》(2022年度上海高等学校一流本科课程)、《药物合成》《制药工艺实验》等多门本科专业核心课程,近三年年均本科生授课超过80学时,以专业课程为载体,深入挖掘其中所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将课程思政贯穿课堂教学全过程,实现价值传播中凝聚知识底蕴,知识传播中强化价值引领。注重以科研反哺教学,将前沿理论与最新技术整合到教材内容中,参编《药物化学》(第五版)和《有机化学》(第四版),推进优质教材建设。

  打造实践育人特色,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杨武林注重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结合农药学学科专业特色,通过带领学生深入上海泰禾化工、上海生农生化、辽宁众辉生物、上海世鑫合作社等工厂企业和田间地头,了解农药研发生产的流程,熟悉农药应用的实际场景,帮助学生树立扎根农药创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助力农业强国建设的远大志向。近5年,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5项,其中2项上海市级项目结题获评优秀。作为第一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参加第十四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获国家级银奖,获评华东理工大学第十四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优秀指导教师”。


  聚焦农药创新研究,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面向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战略需求,杨武林聚焦新烟碱类杀虫剂和螺环季酮酸杀虫杀螨剂两类重要农药品种的抗性和生态风险问题。他提出了“合成方法创新驱动绿色农药创制”的新思路,发展了多种有机合成新方法,实现了农药分子结构的创新突破。他发掘了共轭双烯新烟碱、α-季碳螺环季酮酸等多个杀虫杀螨候选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具有更高的生物活性、更低的抗性风险和更好的非靶标生物安全性。通过成药性开发,这些化合物有望解决传统杀虫杀螨剂的抗性和非靶标生物毒性问题,为国家的农业生产和生态安全做出贡献。


  王苏莉,原永利皇宫赌场 党政办公室管理人员,自2009年入职以来,以十五载春秋的坚守与奉献,诠释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与忠诚。从本科生到研究生思政教育,从学院行政到挂职锻炼,从志愿服务到抗疫一线,她始终以学生为本,以责任为重,以奉献为荣,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书写着不平凡的篇章。

  思政育人,初心如磐

  自2009年担任本科思政工作开始,王苏莉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陪伴着一届又一届学生走过大学四年的旅程,助力他们成长成才。2014年,她转任研究生思政工作,积极搭建就业平台,整合各方资源,为学生提供精准的就业指导和贴心的职业规划服务。在她的悉心指导下,学生们不仅学业有成,更在就业市场上崭露头角,2014届研究生就业率高达99.22%。同时,她还兼任学院团委书记,组织开展各类主题鲜明的团学活动,激发了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

  志愿世博,服务基层

  2010年,王苏莉老师带领永利皇宫赌场 志愿者进驻世博园区和城市站点,将华理精神带进世博,为世博会的顺利进行贡献了青春力量。她出色的工作表现赢得了广泛赞誉,被授予上海市“中国上海世博志愿者工作先进个人”称号。2012年,王苏莉老师积极响应团市委号召,前往云南省玉溪市易门县挂职担任团委副书记为易门县的共青团事业出谋划策、添砖加瓦。2022年,上海新冠疫情期间,王苏莉老师主动申请进驻学校,坚守在抗疫一线一个月。从物资调配到人员安排,她事无巨细、亲力亲为,她的无私奉献和勇于担当,展现了新时代教师的良好形象。

  默默耕耘,行政先锋

  自2019年起,王苏莉承担起了永利皇宫赌场 多项行政工作。她认真组织科研项目申报,为学院的科研发展助力;耐心细致地处理外事事务,为学院的国际化交流搭建桥梁;用心维护校友关系,为学院的发展汇聚各方力量;合理规划用房资源,为师生们提供良好的工作学习环境。她用自己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为学院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王苏莉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在教育这片沃土上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她以学生为中心,以责任为引领,以奉献为追求,在思政育人、志愿服务、挂职锻炼、行政管理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优异成绩。在她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名教师的坚守与担当,和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和热爱。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她将继续坚守初心、砥砺前行,在科研院产学研合作岗位上,为学校教育事业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刘朝阳,2016年入职永利皇宫赌场 ,十年如一日扎根教学实验室,用匠心浇灌实践育人沃土,以创新赋能实验教学改革,在平凡的岗位上谱写出不平凡的育人篇章。

  服务教学,做实验教学高质量开展的守护者

  刘朝阳作为实验教辅人员,负责实验室建设、管理及实验项目开发等工作,目前承担部分药学专业与全部制药工程专业共6门实验教辅任务,年均服务约20000课时。他秉持认真负责、勤奋踏实、以生为本的理念,保障了实验课程的高质量开展,获得授课老师高度认可。刘朝阳参与制药分离工程等4门专业实验教学授课,耐心指导学生,全程关注实验进展,积极与学生探讨实验原理、问题与经验,在每学期末的学生对实验教师测评中,他都以高分脱颖而出。

  他还积极推动“开放式实验室”建设,开设《微通道连续流反应的设计与实践》短学期课程,鼓励学生自主研究,服务学生约200人。作为药学实验教学中心安全员,他认真巡查隐患,提升安全技能,强化应急处理能力,有力保障了实践课程的规范有序开展,确保实验室安全无事故。


  服务学生,做实践创新殿堂的奠基者

  实验室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摇篮,更是培育学生科研素养和创新思维的殿堂。刘朝阳在完成本职工作之余,还带领一批本科生开展了多项大学生创新课题研究和创新创业比赛,并斩获佳绩。近五年来,他累计指导本科生完成创新实验课题8项,其中5项获得国家级或省级立项,发表学术论文2篇,申请专利6篇;指导学生在“挑战杯”“互联网+”等创业竞赛中获得省级奖项3项,校级一等奖4项。

  刘朝阳以身作则,热爱学生与科研,与学生并肩作战、共同进步。他为每一项课题和比赛倾注了大量心血,充分给予学生实践的机会和空间,有力地推动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刘老师在学生中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良好的口碑。

  服务社会,做药学科普惠民的践行者

  高校实验室不仅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更是服务社会的重要力量。刘朝阳为药学科普工作尽心尽力。他负责管理药学实践工作站的运营维护,每年接待参观者约1000人;目前实施完成九期上海市青少年科学创新实践活动,服务共约1100人次高中生;管理培训工作站志愿者约100人次,支持药科协、青志协等开展一系列大学生实践活动;积极配合学校完成精神文明建设检查、本科招生宣传、专业审核评估等一系列重要任务。

  虽处基层岗位,但刘朝阳热爱教学工作,恪尽职守;笃定内心价值,勤奋求实;不甘庸碌无为,积极进取。正如向日葵一样,他不仅自我静思笃行,躬耕实验沃土,还积极引导学生,点亮创新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