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31日至11月2日,由中国药学会制药工程专业委员会主办的“2025年中国药学会制药工程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成功在上海举办。本次年会以“创新驱动,实现中国制药工程的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设立一个主论坛与四个分论坛,吸引了数百名来自全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制药企业的专家学者、技术与管理骨干、学生代表参会,共绘制药工程领域创新发展新蓝图。

图片说明:大会现场
中国药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陈凯先,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邓子新,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钱旭红,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马大为,中国药学会制药工程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俞雄,中国药学会制药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金方,河南医药大学学术副校长华子春,宁夏医科大学学术副校长张健,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原副校长徐玉芳,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石河子大学援疆副校长李剑,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赵黎明等嘉宾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永利皇宫赌场-澳门永利皇宫赌场
党委书记倪炜主持。

图片说明:大会合影
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赵黎明在致辞中回顾了华东理工大学自1953年创办国内首个化学制药工学专业以来,紧密对接国家医药战略需求,持续优化专业布局,在药学人才培养与全链条创新体系构建上的探索,希望通过本次会议凝聚共识,携手助力上海建设成为生物医药全球创新策源高地,为建设教育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图片说明:赵黎明致辞
中国药学会制药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金方在致辞中剖析制药工程学科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指出在从“仿制药大国”向“创新药强国”的关键转型期,专业委员会将发挥纽带作用,整合资源,引领学科方向,提升中国制药行业国际竞争力。

图片说明:金方致辞
永利皇宫赌场-澳门永利皇宫赌场
院长赵玉政作学院发展介绍,他回顾了学院建院二十一年来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及校企合作等方面的成果,展现学院在制药工程领域中的贡献与担当。

图片说明:倪炜主持会议,赵玉政作学院发展介绍
在大会报告环节,四位院士带来了高水平的学术报告,深度解读制药工程行业的前沿动态与发展趋势。邓子新院士以“合成生物学驱动的大健康科技的创新与创造”为题,展示了合成生物学在创造健康新材料、新药物方面的最新突破与广阔前景。钱旭红院士以“新一代微流化学与制药工程”为题,深入探讨了微流控技术在实现制药过程精准化、微型化与绿色化方面的巨大潜力。马大为院士以“铜催化的芳基卤代物与亲核试剂的偶联反应”为题,分享了一项已被广泛应用于药物工业化生产的经典反应及其持续创新研究。陈凯先院士以“生物医药创新发展和人工智能技术”为题,系统阐述了AI技术如何重塑新药研发的范式,为创新药物研发提供了新思路。


图片说明:大会报告
本次年会设立了“药物创新:思路与实践”“AI与药品的智能制造”“药品的绿色制造”和“青年英才论坛”四大分论坛。
“药物创新:思路与实践”聚焦新药研发的源头创新与临床转化,剖析了从新靶点发现至精准用药的全链条创新。议题涵盖AI赋能的药物设计、靶向蛋白降解、基于活细胞代谢的药物筛选、改良型新药研发以及新型多组分化学反应等,呈现了从理论创新到产品落地的完整路径。

图片说明:分论坛1现场
“AI与药品的智能制造”深入剖析了人工智能技术重塑制药行业的方式。报告内容涵盖从药物发现(AI驱动分子设计)、生产过程(智能生物制造、全产业链智能控制)至质量监控(复杂药品质量快速分析)的全流程,凸显了数据驱动下制药工业向智能化、精准化迈进的趋势。

图片说明:分论坛2现场
“药品的绿色制造”紧扣可持续发展主题,聚焦合成生物学在生物制药领域的应用、长效注射剂等高端制剂的研发,以及中药新药创制与现代工艺研究,强调在“双碳”目标下,通过技术创新推动制药过程实现绿色、低碳与高效。

图片说明:分论坛3现场
“青年英才论坛”为青年科技人才提供了展示舞台,报告内容前沿多元,涵盖新型激酶抑制剂、RNA监控技术、纳米药物、自动化制药装备、慢性伤口治疗创新药等尖端领域,充分彰显了青年学者在推动制药工程发展中的学术实力与创新潜力。

图片说明:分论坛4现场
会议期间,金方主任委员主持召开了中国药学会制药工程专业委员会全体委员工作会议。委员们共同总结了专委会过去一年的工作成果,并围绕下一年度的重点工作规划、学术年会等学术活动安排,以及如何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与行业需求展开了深入研讨与部署。

图片说明:委员工作会议现场
作为我国制药工程领域高层次、高水平的学术盛会,本次年会不仅为业界专家学者、企业代表搭建了开放共享的交流平台,也为推动制药工程学科建设、技术革新与产业升级注入了新动能。会议的举办,对落实“健康中国”战略、赋能我国制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制药领域的科技自立自强具有重要意义。